前言:我们这代人,心态似乎都很老,而立之年,回忆起青春少年,不觉已是上个世纪的寸寸华年了。转眼间,新世纪竟也悄悄地滑过去十余载,却没有留下什么痕迹。这光阴分明就是一支不停加速的箭。怕老去,更怕跟不上这世俗的脚步,于是拼命地跟着时光奔跑,眼前的景也变得模糊,思维跟着混乱起来,然后,时不时地,莫名的时空措置感袭来,这一刻似乎可以停下了,往后顾,跳过青春,突然发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错过的也很多,特别是电影文化。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国功夫电影的黄金时期,在计算机行业没有兴起的那个年代,恰恰是最朴素的镜头锻炼出了一批像成龙这样最实在的功夫片演员,像元奎、袁和平这样的功夫片导演高手,而这个年代也有的老一辈艺术家在我们甚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悄然离去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我们应该怀着一个虔诚的心去欣赏和回味他们那些“过时”的艺术。
1978年袁和平执导的《醉拳》算是那个时代功夫喜剧的巅峰之作了,其中以成龙和袁小田饰演的黄飞鸿和苏花子形象最深入人心,尽管故事结构较为简单,却积极向上,不管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都透露上点点阳光,进取的特质。而精彩真实的武打和演员娴熟而洒脱的表演,醉拳的祖宗可能要追溯到武松醉打蒋门神,潇洒,刚劲的拳法注定了它无限的艺术潜质。
成龙从那个时代跨越过来,已经是无限成就了,家喻户晓。而那时已是垂暮之年的袁小田却慢慢地被人遗忘,而他所塑造的苏花子艺术形象却走了很远很远,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的洪七公和老顽童的身上都能看出苏花子的影子。1978年的袁小田已经60岁,但是剧中的打斗动作依旧干净利落,不带一点矫揉造作,老一辈电影艺术人的朴素作风让人敬佩。

袁小田,已故的功夫演员……
其实除了电影文化,我们还能从这些老电影中看到更多我们悄悄失去的文化传统,《醉拳》里面的很多大豆场面都是围绕着长板凳,方桌子,这些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而如今城市里已经完全找不到这些文化的影子了,彻底地消失了,只有在偏远的农村,才能偶然看到一张漆着红颜色涂料的长板凳,东方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渐渐失去了痕迹。
片子结束时候的青山和蓝天不知道能否让你想起什么,也许是童年时到处可见的青山绿水,然后是现在充斥着身边空间的臭水沟与垃圾堆。我们一直在发展,也一直在倒退,最后看一眼,35年前的青山、蓝天和白云吧。
年代久远的电影,因为画面,我不喜欢看。
我不是那个时代出生的人不太喜欢看久远的影片
现在的武打片,动作越来越华丽……看着却一片昏聩
很早就看过了
😳 成龙的那些老电影还是很好看的,前段时间央六电影频道还放过《醉拳》的,虽然节奏有点慢,我还真的重头到尾看了下来,为那个时代没有特技,没有替身等等的时代的电影的叫好! 不过多谢博主的提醒,袁小田 这位大家还真的没多做关注,刚刚百度百科关注了一下,正如博主所说,我去世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
@老薛 你去世的时候你还没有出生?哈哈,失之毫厘 缪以千里啊。
这是部很早的电影了 😎 😎 😎
光光还是那么文艺范 好久没来了都~
还是以前的电影好看一点
博客依然健在啊,我都停了两年了,刚刚重新杀回来,可惜已是物是人非事事休 😥
当年成龙的电影几乎都看过,邻居大叔喜欢看,我们就蹭着看完了。
@马路小生 成龙毕竟也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色调,难以忘却。
以前的电影都是真功夫,很耐看!
上世纪,电脑没有普及,很少去电影院,只能看电视
@逆时针 所以很多老片子恰恰是我们那个年代本应该欣赏到,却因很多客观因素没能够欣赏到的,也因为如此,老片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的。
光哥,每每看你写的字,就像看本书是的~
@whitmine 这本书没让你头疼吧? 😳 你博客荒废了很久了……
@世纪之光 木头疼,我博客没荒呀,域名有问题,前面得带个3W才是正常的,不带的那个我也不晓的怎么弄了~
这个我还真看过了,哈哈,以前主要是看当时的演员,戏场还就一般,特别是武打的部分
说实话,老电影电视剧场景很简陋,但是演员能入戏,现在的呢,场景很华丽,演员入不了戏。。。
年代久远的电影,因为画面,我不喜欢看。